【输血医学基础】
1.通过细胞膜锚定框架生成RhD表位隐性红细胞
恒河猴D(Rhesus D, RhD)是红细胞上最重要的免疫原性抗原之一。然而,RhD阴性血液的供应在临床实践中常面临严重短缺,RhD抗原由阳转阴仍是一个巨大挑战。本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使用细胞表面锚定框架掩蔽RhD阳性红细胞上的抗原表位,该方法不但灵活,而且可以在对细胞理化影响最小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的掩蔽效果。化学框架完全阻断了细胞表面的RhD抗原,对小鼠模型中输血的评估和对兔模型中人RhD阳性红细胞免疫刺激的评估中,均证实了工程化红细胞RhD表位的隐形特性。这项研究为改良细胞表面来进行通用血液输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总体显现了设计合理的细胞表面工程,应用于输血和移植医学的潜力。
关键词:细胞膜锚定框架;RhD阴性;通用血液
原文献:Zhao Y, Fan M, Chen Y, et al. Surface-anchored framework for generating RhD-epitope stealth red blood cells[J]. Sci Adv. 2020,6(12):eaaw9679.
毕佳琦 钱宝华投稿
2022年10月10日
2.促凝血小板通过GPIIBIIIA和GPVI预防炎症性出血
血管完整性的损害是炎症性疾病的一个标志。我们最近报道单个免疫应答血小板迁移并重新定位到血管损伤处,来预防出血。
目前尚不清楚一旦内皮破裂,单采血小板如何保持血管的完整性。这里我们通过活体显微镜检查法以及基因小鼠模型,来证明单采血小板的促凝血激活(procoagulant activation,PA)和随后的凝血级联反应的募集对于预防炎症出血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使用一种新型的基于乳粘素的化合物,检测到炎症血管中磷脂酰丝氨酸(PS)阳性的促凝血的血小板。
我们证实了暴露的胶原蛋白是中心触发器,在体内外均以依赖CypD-和TMEM16F的方式阻滞血小板并引发后续的PA。血小板的PA促进了凝血酶原复合物与血小板膜的结合,极大地增强了凝血酶活性,形成纤维蛋白。迁移血小板的PA是通过整合素αIIββ3(GPIIBIIIA)/Ga13-介导的由外向内信号传导和糖蛋白VI信号共同激活启动,导致细胞内钙释放超过阈值。
巡逻血小板证实这会有效靶向凝血级联反应,破坏血管的完整性。血小板特异性CypD或TMEM16F基因缺失以及血小板GPIIBIIIA和糖蛋白VI的联合阻断会抑制血小板PA,并加重肺炎性出血。
我们的研究结果阐明了促凝血小板在预防炎症性出血中的新作用,并为巡逻血小板哨兵的PA可有效靶向并将凝血激活限制在血管破裂处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促凝血;血小板;GPIIBIIIA;GPVI;炎症性出血
原文献:Kaiser R, Escaig R, Kranich J et al.Procoagulant platelet sentinels prevent inflammatory bleeding through GPIIBIIIA and GPVI[J]. Blood. 2022;140(2):121-139.
刘 芸 顾海慧投稿
2022年10月10日
3.CRLF3在血小板形成的最后阶段发挥关键因素:一个潜在的治疗血小板增多症的靶点
背景:目前研究表明,血小板生成分为两个阶段:造血干细胞来源巨核细胞的成熟,以及原血小板生成,每个阶段都能决定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原血小板形成串珠状的前血小板释放到血液中,前血小板裂变成成熟血小板。细胞因子受体样因子3【(cytokine receptor-like factor 3, CRLF3)】是一种含有48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编码于染色体17q11.2,在细胞系中通过过表达参与细胞周期进程。
方法:制备小鼠骨髓(Bone Marrow, BM)细胞,培养纯化成熟的巨核细胞,CRLF3蛋白通过标准克隆、生产和纯化方法获得。使用透射电镜和电子显微镜等进行血小板成像观察,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脾切除术前后血小板计数。对3个位点(MOB1A、CRLF3和STK38)进行了遗传关联分析。
结果及讨论:CRLF3缺乏会导致血小板计数的单独持续减少25%~48%,而对其他血细胞谱系没有任何影响。Crlf3-/-前血小板增加了微管稳定性,可能是因为CRLF3与Hippo通路关键成员的相互作用增加了微管谷氨酰化。CRLF3与STK38相互作用,其缺失导致MOB1磷酸化增加。本研究发现前血小板分裂对调节血小板产生至关重要,是血小板产生的最后阶段。在JAK2 V617F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小鼠模型中,缺乏CRLF3会导致血小板计数的长期谱系特异性正常化。因此,靶向CRLF3可能具有治疗血小板增多症的潜力。
要点:
- CRLF3缺乏导致小鼠血小板计数孤立性、持续性减少;
- CRLF3是一个潜在的治疗血小板增多症的靶点。
关键词:CRLF3;血小板增多症;巨核细胞
原文献: Bennett C, Lawrence M, Guerrero JA, et al. CRLF3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final stage of platelet genesis and i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thrombocythemia[J]. Blood. 2022,139(14):2227-2239.
李艺松 黄韦华投稿
2022年10月10日
4. 储存期间血小板浓缩物的全转录组分析
背景:血小板是一种无核的血细胞,含有多种RNA。本文研究了血小板浓缩物(PC)在储存过程中整个转录组表达谱的变化,以探索血小板储存损伤中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标志物。
研究方法:从8名健康献血者中通过单采采集血小板,并从d0-d4天储存。血小板表型和功能分析用于检测储存期间的血小板活性。采用RNA测序技术检测PC在储存过程中mRNA、lncRNA和circRNA的表达变化。采用Gene ontology和KEGG分析方法预测mRNA差异表达的功能分布。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GSEA)分析基因通路的差异水平。最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验证三种mRNA(POLE2、DCUN1D4、DAD1)的表达。
结果:通过RNA测序,在PC中共检测到10767个mRNA、2923个lncRNA和68550个circRNA。222 个mRNA的表达水平从储存的d0-d4发生了显著变化:58个持续增加,145个持续减少。差异表达的mRNA可能参与血小板活化、血小板聚集、血小板内吞作用和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1 413 个lncRNA的表达水平明显。42个的水平增加,28个的水平下降。198个circRNA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其中13个表达水平持续变化。通过RNA测序显示的DAD1、DCUN1D4和POLE1 mRNA表达的差异水平通过PCR测定得到验证。
讨论:血小板储存过程中mRNA、lncRNA和circRNA的变化可能与血小板凋亡和血小板储存损伤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DAD1、DCUN1D4和POLE1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监测PC袋中血小板状态的生物标志物。
关键词:转录组;单采血小板;mRNA;circRNA;lncRNA
原文献:Heililahong H, Jin P, Lei H, et al. Whol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platelet concentrates during storage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Feb 16]. Blood Transfus. 2022;10.2450/2022.0291-21. doi:10.2450/2022.0291-21
张智慧 投稿
2023年3月10日